学好基本功,AI才能真正助你一臂之力

我最近一直在尝试把 AI 融入到日常工作中。必须承认,在处理像增删改查(CRUD)、数据解析这类琐碎任务时,AI 确实是个神器。你只需要下达指令,它就能帮你搞定,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。但软件开发远不止于此,我们还需要整合系统、性能优化、技术研究,这些都需要真正的理解力。

作者
J.Cling
广告也精彩
学好基本功,AI才能真正助你一臂之力
学好基本功,AI才能真正助你一臂之力

我最近一直在尝试把 AI 融入到日常工作中。必须承认,在处理像增删改查(CRUD)、数据解析这类琐碎任务时,AI 确实是个神器。你只需要下达指令,它就能帮你搞定,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。但软件开发远不止于此,我们还需要整合系统、性能优化、技术研究,这些都需要真正的理解力。

今天在咖啡馆工作时,我旁边坐着一位同行。他也在用AI写代码,这很正常,我也用。但让我忍俊不禁的是,他为了解决一个极其基础的问题,竟然在和AI反复“拉扯”。那个问题是什么呢?仅仅是一个CSS元素的居中,或是一个忘记绑定`onClick`点击事件的低级Bug。

我内心的独白是:“简直可笑,花几分钟学一下CSS的Flexbox布局,不比你这样反复试错问AI快得多吗?”

我当然不会说出口,毕竟萍水相逢,我也不想打击一个年轻工程师的热情。但这情景让我深有感触。AI需要精确的上下文才能给出好答案,你反反复复地对它说“还没居中呢”,其实是在浪费你自己的生命。**如果你从不想去理解代码片段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,那你当初又何必选择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呢?**

这让我想起了乔纳森·布洛(Jonathan Blow)一直在警告的那个观点——我们行业的知识体系,正在从根基处“崩溃”。

布洛的核心忧虑是:现代软件建立在层层叠叠的抽象之上,如今的开发者,尤其是新人,越来越依赖顶层的框架和工具(现在又加上了AI),却对底层原理一窍不通。他们知道“怎样”让东西跑起来,却不知道“为什么”能跑起来。

当整个行业都建立在“知其然,不知所以然”的基础上时,我们创造的系统会变得异常脆弱。就像今天这位小哥,他遇到的只是个CSS问题。但如果未来遇到的一个底层性能瓶颈或安全漏洞呢?当没有人再理解事物的本质时,我们又该如何去修复和创造真正可靠的东西?

这正是“崩溃”的真实写照——它不是什么末日天启,而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,正在逐渐丧失对复杂技术的掌控力。

AI的出现加剧了这种割裂:

* 对于经验丰富的开发者,AI是如虎添翼的杠杆,能将他们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,专注于更复杂的架构和创造。
* 对于新手而言,AI却成了一个“黑箱”或“许愿机”,让他们跳过了最关键的学习和试错过程,沦为只会提问的“提示工程师”,根基愈发不稳。

这是一个多么吊诡的世界。一方面技术在飞速进步,另一方面,从业者的平均基本功却在退化。

真心希望那位小哥能看到这篇文章,并明白,真正的成长,源于求知本身。

作者:Manda Putra|翻译:宝玉

相关图书

如何通过提示词让AI翻译更加精准?

从 AI翻译 效果上来说,先解释后重写会更自然,没有机器翻译的感觉,因为解释后会让上下文更充足,尤其是人工指定对特定的点进行解释,会帮助AI更好的理解上下文从尊重原意的角度来说,直译意译的方式会更尊重原意,也一般不会遗漏内容从自动化的角度,直译意译的方式提示词好写...

智能体网络协议技术报告 – MCP、A2A、ACP、ANP等比较与分析

W3C的《智能体网络协议技术报告》,对当前主要智能体 网络协议(MCP、A2A、ACP、ANP等)进行了系统比较与分析。 ​​​给出智能体网络的四大核心趋势:智能体取代传统软件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、智能体间实现普遍互联互通、基于协议的原生连接模式、以及智能体的自主组织与协作能力。

从0开始学习:AI智能体Agent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开源指南

J.Cling 在 GitHub上发现这套新鲜牛逼的教程合集从工具集成到模型记忆再到Agent框架,部署,多个Agent协调,评估等等均有覆盖,是个非常不错的从0学习如何构建生产级别Agent平台的教程。我已经会用网页离线保存工具打包了该网页放在文末网盘中。